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评论、点赞,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
在西方,“艺术”与“美术”都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主要含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到了古希腊时期,艺术的概念仍是与技艺、技术等同的。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绘画与雕塑发展到繁盛与成熟阶段时,逐步产生并确立了一套古希腊式古典美的标准,为日后艺术含义的演变埋下了伏笔。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逐渐与“美”的概念等同起来。18世纪中期,基于美的艺术概念体系正式建立,艺术成了审美的主要对象。
当代国际通用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做“艺术”解,又做“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他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在很多西方著作中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而他们的“Thefinearts”,中国人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美术这一名词在中国出现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在这以后,当时蔡元培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同时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开来。“艺术”成了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学科,它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书法等,也包括服饰、园林等,具有很大的范围。而“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因此,在概念定义中有“艺术”与“美术”两个词时,它们的含义不同,指称的范围也有别。而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词“Art”,它既用来泛指一切艺术门类,也用来专指所有艺术门类的一个部分――美术,甚至美术中的一个方面――绘画。这便是东西方在“艺术”和“美术”两个词的含义和应用范围上的差异。
美术教育的阐述中提到的美术的范畴也指的是关于汉语定义里的视觉艺术部分。虽然“美术”这个概念在中外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演变,但是最终在汉语里,美术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造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可视平面或立体造型形式的艺术,包括现在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在艺术概论的定义中,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将美术归结为“空间艺术”。根据当今设计应用美术呈现的方式所定义的“视觉艺术”也包括了对美术的定义。虽然根据不同的角度对“美术”定义的称谓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所包含的对“美术”的定义其实是一样的,主要突出了美术指的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艺术形态,同时占据了一定的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或者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如今,21世纪整个美术所包含的内容与形式已经不同当年了。尤其是在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前进与更新的时代,最初的美术所包含的内容也渐渐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现在美术创作活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领域中随处可见。但根据其特点和社会分工的不同,目前所定义的美术内容将着眼点放在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工艺设计、美术造型及手工制作上面。美术的诞生主要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与社会世界客体发生关系的过程中而产生,其实也印证了一切艺术的产生都是人类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所诞生的,美术也是一样。根据美术所创作的过程以及人类的生产历史来看,所谓的美术的创造依然离不开人类的劳动。在很多学术领域把美术也称作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静态艺术,所以关于美术的特征也可以从这些定义方面来阐述。首先,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为了创造形象,人们也经常通过对其外观形态进行塑造。
例如,绘画采用描画彩绘的手段,雕塑运用雕刻、塑造的技艺手段,工艺美术采用切、镂、削等手段。最终呈现的造型结果可以是立体造型,也可以是平面造型,有色彩、有黑白、有具象、有抽象。其次,把美术定义为空间艺术是因为西方的美术传统基本上按物理学的概念,把长度、高度、深度称作“三度空间”,尤其是大家经常所见的建筑和雕塑都是体现了三维深度的塑造美感。关于绘画也是通过对生活场景中某一个瞬间的记忆,从而在二维的平面内体现了三维的空间魅力,也在二维画面表现了时空的意味。再次,美术也称作视觉艺术。这是因为人们前面所讲到的创造的某一个形体必须是通过视觉感受到的,一切通过视觉感受的艺术、形态、符号都是人们所讲的视觉艺术。最后,美术的前几项定义都存在了一个共同点,不管是人们所讲的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还是视觉艺术,它们都只是反映的某一个客观对象的瞬间状态;不像音乐、舞蹈那样,是一个通过人的身体的时间延续性的艺术欣赏。创作者最终呈现的自己心灵的体会是一个静态的,而欣赏者也只是通过一个静态的形式进行体会。
广告位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