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评论、点赞,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
董希文简介
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受毛主席赞誉的油画大师。 是国家文物局规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师之一。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开设油画工作室培育人才。 曾创作过《春到西藏》、《哈萨克牧羊女》、 《苗女赶场》、 《百万雄师过大江》等主题性绘画。
《开国大典》是中国著名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原作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而在博物馆展出的则是这幅画作的复制品。
该作品生动地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画面展现了庆典的盛况,色彩鲜艳,场面恢宏,喜庆而热烈。《开国大典》不仅是一幅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画作,更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历史内涵,成为了新中国成立的象征之一。据悉,这幅画作在创作完成后,曾被迫进行了四次修改,删去了部分人物,如高岗和刘少奇等。此外,靳尚谊、赵域等画家也曾于1972年对原作进行复制。
《开国大典》油画作品多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及其他重要场馆展出,吸引了无数观众前来欣赏。同时,该作品也激发了众多艺术家和学子的创作热情,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红色经典。
创作中,董希文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使画面热烈而明快;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跳出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用色法,糅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在描绘红地毯时,董希文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这幅深入人心的画作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画家艾中信曾作过如下分析:“《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广告位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