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评论、点赞,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
我们画色彩的时候,要看到那个关系,首先就要理解关系。那在美术学院,平时老师就做这样的训练,你要用各种各样的”红“去画一张画,但是你还要画出来这里边有蓝色的感觉,并且有绿色的感觉。
1、用紫灰来表达绿色
它肯定是绿树,那这怎么看出来的?当你目光聚焦到特别特别暖的这个阳光中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周围其实绿变成了紫灰。
你把树的形放在上面(咱们叫形色结合),你就会觉得它其实还是绿色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2、用蓝灰来表达绿色
大家再看那这种蓝灰色可不可以画出绿的感觉?
你不会觉得这是蓝叶子,这里边有点绿叶子,所以不会这么觉得。你觉得这是一片森林,还是绿色的对吧?它就画出了绿的感觉。
3、用蓝紫来表达绿色
但是大家看一个特特别有意思的状态,这个树是绿的,那草也是绿的,但是草它用了很多的绿。为什么树没用绿?这挺有意思的。
因为草的整个暗部被树挡住了。眼睛看草丛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的其他更强的暖色、纯色和光线的干扰下,它真会呈现一些原本的颜色。
而这个树呢,被阳光穿透,被这个光照照亮。那你眼睛用余光观察它的时候,会呈现出特别蓝紫灰的这种颜色感,这就是会画色彩以后的状态。
懂了色彩的状态,就是你可以通过变调、变固有色、变一个局部色块的颜色,让整个画面产生一个明确的更强烈的色调感。当你会这样玩色彩的时候,色彩基本被你打通。
其实色彩的 “打通”,从来不是掌握多少种调色公式,而是学会用眼睛 “读” 环境:看到暖光,就想到冷调的灰能衬出绿;看到阴天,就知道蓝灰里藏着绿的呼吸;看到透光的树叶,就明白蓝紫里裹着绿的本质。当学生们不再执着于 “画绿色”,而是学会 “用颜色找绿色的关系” 时,画布上的色彩就不再是孤立的色块,而是有光、有空气、有情绪的画面 —— 这时候才真正懂了,为什么老师说 “好的色彩不是画出来的,是‘关系’撑起来的”。
广告位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