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评论、点赞,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
有位青年学习素描多年进步不大,求助于我,我问:“学习这么多年解决了什么问题”?他想了许久所问非所答。许多看来似乎很简单的问题,却是似懂非懂,反映了学习上的盲目性。我又问:“你认为画好素描的关键是什么”?他更感困惑不解,反映出学习上的不求甚解,也是一种盲目性。看来,盲目性是影响学习进步的主要障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两个:一个是如何在画素描时研究对象;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表现对象。
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关键有四:
第一:要树立理解意识。理解是一切知识来源之根本。在画素描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对所画对象的理解,进而提高观察力和感受力。只知动手,不顾动脑是学习之大忌。
第二:要确立结构意识。一定要懂得结构之重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以克服画什么不研究什么的被动描摹对象表面现象的坏习惯。
第三:要树立整体意识。把握整体是作画过程的重中之重。画中任何局部都存在于整体之中。要全力克服只顾局部观察的片面性思维方式。
第四:要有强烈的表现意识和欲望。一切绘画形式都旨在表现对象,而且还要求不断创造新的表现形式。
以上四个问题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彼此独立,缺一不可。如果在学习中抓住这四个关键性问题不放,不断提高理解力、观察力、对画面整体的组织力和表现力,学习中的其它在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定要记住:重理解,重结构,重整体,重表现这十二个字。
重理解,才能把感觉训练得更加敏锐,才能提高悟性。要知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重结构,才能从表象中找到外部形的内在联系,通过外在现象看到内在本质。要知道,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是画不好其表的。重整体,才能画正确局部,才能主次分明,繁而不乱,精中有序。要知道,只看局部是画不好局部的。重表现,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充分表现自我感受。要知道,忠于自然不是把自己变成自然的奴隶。
在学习中,“知法”不等于“得法”,要得到“法”必须经过反复地艰苦实践,必须经过劳其筋骨,伤其皮肉,绞尽脑汁,方能所悟,不吃苦什么也难得到。“求仁者得仁,求艺者不一定得艺”.,学艺术要靠感觉,靠悟性,靠天赋,靠灵气,靠广博知识和艺术修养,特别要靠长期苦练得到的扎实基本功。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影响着绘画、雕塑和其它绘画形式的发展。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产生以黑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绘画,白描和水墨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素描的基本手段。由于西方解剖学和透视学在美术领域被揭示,十五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孕育了一批大师,把素描艺术推向新的高度。严格与严谨在学生学习素描时,特别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必须提倡的。没有长期的、严格的训练,没有严谨的写实功夫,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学习是得不到成功的。由于学生对素描学习中的规律性认识不足,产生许多盲区和盲目性,学习成绩徘徊不前。由于对素描这门学问的深奥性认识不足,缺乏艰苦的思想准备,易产生急躁情绪和厌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
根据以上种种问题,我把三十多年素描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重要问题,根据我的教学笔记整理成文,希望对青年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第一章 重理解,抄对象绝不可取·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最头痛的问题就是“抄对象”的恶习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素描成绩的提高。“抄对象”之恶习像瘟疫,危害极大!还有,众多有志青年学习素描极为用功,但是进步迟缓,为什么?因为“功”没有用在“心”上,而只用在“手”上,犯了学习之大忌。知用脑者事半功倍,不善于用脑者事倍功无。凡跟我学习过素描的人,无不说跟我学太紧张,头痛!不用心,不头痛是学不好素描的。用头脑画是关键之关键。抄袭对象的表象,简称“抄对象”。它来自观察对象时的表面化与概念化。他们认为:依照对象的“原样”描摹出来,依照“原样”把对象照搬到纸上,就是画素描的目的。还认为“写实”用不着费什么气力,用不着费什么脑筋,照对象表现摹仿得越“像”就是越好,描摹越“细”就算越高级。孰不知这种认识是极为幼稚的。这是把素描看作最简单的可以不费力气不费脑筋就可完成的一种游戏。
什么是“写实”?什么是“忠于对象”?什么是“象”?写实的“实”不是表面的真实,它是由表及里的真实,是把真实的物体的三度空间立体形,变成画面上的二度空间,又要把画面的二度空间的平面,变成有空间感,有立体感的画面。素描是通过对象的立体观察、透视观察、明暗观察后,把对象转入平面的画面之中,又从平面的二度空间上转化为有三维感的表现过程。“忠于对象”不是照相式的还原于原形,而是通过人的认识和理解,艺术地再现原形,是再造一个新的原形。企图把对象在纸上画得和立体对象一模一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抄对象就是这种认识的基础,是对写实与忠实刻划对象的简单理解的结果。“像”只能是感觉上的像。
什么是抄对象?抄对象就是:被动地、孤立地、局部地、简单地把眼睛停留在物体的表面现象和表面的偶然表象上。在画面上用笔简单地描摹对象表面上的形与色,光与影,明与暗。不明白复杂的表面现象从何而来,不知道所画的每一笔表达的是什么,只看其表,不知其里,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以把画面修饰得光光滑滑、干干净净为满足,把画好错误地误认为是“画细”,结果是越想画好越追求细,越想画细就越抄袭对象的表象,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把自己变成表面的奴隶,可称为“傻画”。
什么才不是抄对象?
是在认真观察和认识对象的基础上,主动地、自觉地表现对象的本质,不被表面偶然现象与光影所迷惑。通过观察与理解,把看来含糊不清的外形与理解了的内在结构统一起来,画出明确而肯定的形体。把看来繁杂的现象归纳于一个整体之中。能根据画面需要,经过头脑筛选有取舍,有主次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表现对象。能通过现象看到和看清对象的形象的本质,画必然的东西。表现对象和抄对象截然不同,是完全相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主动地表现,一种是被动地抄袭。
毕加索大师指责抄对象的人是:“只看事物的表面,是很荒唐的”!
两种方法不同的是:一个理解,一个不理解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一个抓必然,一个看偶然;一个表现,一个抄袭;一个观察形的结构,一个只看光影;一个根据整体所需经过筛选有取有舍,一个看到什么画什么,两种方法界线分明,这是会不会,懂不懂如何画素描的分水岭。马蒂斯也指出过:表现对象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原本原样地摹仿它,另一一种则是艺术地把它传写出来”。画家不应做镜子,镜子只会重复,而抄袭连镜子都不如,因为抄是不可能绝对地抄像。素描艺术不只是要求正确认识对象,还要求创造新的形象,绘画是再现,再创造,不是照相。想学素描者,必须首先向“抄对象”宣战,因为它有百害而无一利。我要大声疾呼,“抄对象绝不可取”!
遗憾的是,个别素描老师在评审素描考卷和给学生评分时,认为明暗画得多,表面上看画得细就是好素描,并给以高分。他们不首先看画的形体是否准确,是否理解。这实际上是把谁表象抄得好,抄得细作为好的标准,这是不正确的。试想,三个小时的素描考试,画的又是石膏像,仅把轮廓和形体画准确,三个小时还嫌不够用,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画明暗和背景的色调呢?考素描能力首先考的是什么?评分标准是什么?
我亲眼看过一个考试教室中考生的成绩。有几个考生形体画得很好,相当准确并从中可看出他们对形体的正确理解,可是他们都得了最低分,都不超过四十分。而有的考生明暗光影画得多,表面看“有声有色”,黑得一塌糊涂,而画面形体与对象却相差甚远,有的根本不理解,结果反而得了高分,真叫人
哭笑不得。教素描者不懂素描,考素描者不知素描之优劣,可悲,可叹!这不是把学生往抄对象的错误道路上推吗?
看来,素描教师首先也要解决对“抄对象”的认识问题。
广告位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