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评论、点赞,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
素描是一个外来术语的译词,我国的传统绘画中没有素描这个词语。虽然这一绘画形式和西方一样早已出现,但在我国,素描作为专门学科的研究还是20世纪初的事情。对于素描,中国历代画论中虽有论述,但多属只言片语,非常零散,有失系统。同时,素描在中国与中国绘画的创作形式融为一体,不像西方素描那样独树一帜,历代画家很少对其做专门研究,更不必说形成专门的体系了。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论述这一问题难免偏颇,只能从我国绘画的发展史中窥视素描的演变和发展。
1.史前、古代素描
从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岩画、陶纹、青铜纹中可见素描雏形。当时的素描虽然形式朴素,造型稚拙,但尽显形神之妙,对于后来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这些岩画充分显示了我国先祖的聪明才智,他们用现实的形象表现了一种超现实的意念与对自然的敬畏。
彩陶纹样开拓了新的造型领域。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中的线描流畅的陶画饰纹,内容丰富,变化多样,体现了对比协调、均衡对称的艺术形式。而先民们勇敢勤劳、乐观豪迈的精神气质,也在彩陶纹样中得到了艺术的体现。此类作品淳朴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了我国早期素描的造型观念。
到了青铜时代的商、周,人们在岩画陶纹简约抽象造型和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夸张和变形,创造了极为浪漫的作品。这个时期的作品在造型上显示出的主要特征是:以线为主,夸张变形,象征会意,抽象具象并存,粗犷原始,淳朴古拙,动物形象比人物形象生动。这一时期,青铜器的纹样逐步从质朴向工致、从达意向写实过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虽然这些造型并不是今天素描形式,但确实包含了素描造型的许多因素,从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对理解素描的演变是有一定意义的。事实上,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观念就是在此造型基础上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的。
2.传统绘画造型
《论语》中早就有“绘事后素”的记述,《考工记》中也有“凡绘绩之事,后素功”的言论,这是我国最早关于素描的论述。据汉代郑玄注“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吴作人、艾中信先生在《徐悲鸿素描》前言中将其引申,认为“绘事后素”指的是绘画之前先要粉本即素描稿,也就是说“素”为“绘”的基础。
从唐代以后,我国的绘画由“绘事后素”的线描逐渐发展为“水墨为上”,运用墨色的浓淡、实虚、轻重变化,由线描进入线条与水墨结合的新阶段,突破了前人仅以笔锋勾勒的局限,代之以勾、皴、点、染,水墨交融,其笔触多变的技法,丰富了造型的手段。笔墨并重的水墨画是宋、元、明、清画家所追求的主要绘画形式。由“绘事后素”发展为“绘事维素”,中国绘画形成了至高无上的独特形式,与西方绘画分庭抗礼。尽管西方的素描在造型方法上也用线条和明暗调子,但与中国绘画造型中强调的“骨法用笔”“水墨为上”难以比拟。
中国古代绘画的造型观念有古朴、写实、写意三种类型,穿插于各个历史时期。秦、汉以前,中国绘画总的来说比较古朴;到了秦、汉时期,写实的造型观念开始兴起;魏、晋、南北朝至宋,写实大为发展,形成高峰;元以后历经明、清,写实渐趋衰退。明、清多承袭前人,重在写意,其实盛唐已开始写意,并在宋代成风。
中国绘画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始终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中国画家利用线条的疏密、繁简、曲直、横斜、刚柔、方圆、粗细、浓淡等变化,描写形象的轮廓、结构、神态,传情达意,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特有气质和艺术形式,并用形体重叠的手法和留白的形式,处理形体的前后及空间的关系,在“师法自然”“造化心田”的艺术思想指导下,通过写生、记忆、默写、想象的手法,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以独特而又精练的线描造型,开创了不同于西方的绘画形式。
中国传统绘画造型的演变,充分体现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中国的素描作品虽然不像西方那样独立出现,却往往与整个绘画创作结合在一起,将素描造型的基本因素完全融于其中。
3.现代素描
中国现代素描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接受西方的造型理论,并融合中国绘画传统,形成现代造型观和形式感的素描。随着我国社会的变革、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自我探索”的途径,我国美术教育在继承祖国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艺术的造型理论,经过多年的实践,现已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教育体系和艺术形式。
从民国初年到“五四”前后,我国美术教育有了新的发展。1912年刘海粟、张建光等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美专,仿西方教学体系,把人体模特写生搬进课堂教学,确立了人体模特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素描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当时素描作品的形式已吸取了西方明暗造型的手法,具有一定的体积感,结合线描,注重形象轮廓、背景空白,不做空间的描写。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整体水平还是处在比较年轻的阶段,可谓初创时期。
20世纪20年代前后,我国去欧洲接受西方正统美术教育的学者增多,西方素描的技送通过他们直接影响到我国画坛,将我国的素描造型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对我国素描的发展影响深远。在素描研究上,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并提出了一套素描造型的科学教学体系—“新七法”论,即位置得宜、比例正确、黑白分明、动态天然、轻重和谐、性格毕现、传神阿堵,奠定了我国素描教学的基础。随后,由于留学生学成回国人数的增加,欧洲素描的影响也随之扩大而加深,吴作人先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素描重视结构,造型严谨,笔法洗练,层次丰富,色调和谐,形体结实。五四运动后,一批具有西画修养和素描根底的画家,运用西方面对实物写生的方式,进行国画人物的改造实践,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及《流浪的小子》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作。蒋兆和先生将西画与国画的技法融于一体,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素描形式。20世纪40年代,叶浅予先生的速写以道劲的笔力、简练的笔法、瞬间神态的捕捉,占据了较高的艺术地位,充实和发展了素描教学的内容、形式。司徒乔、冯法祀、李桦、王式廓、古元、彦涵、力群等画家的速写,成为时代的缩影。国画家陈师曾、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傅抱石等以线造型的速写,丰富了素描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技法,对素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蒋兆和《流民图》局部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事业受到人民和政府的重视,我国素描教学得到蓬勃发展。当时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口号下,契斯卡柯夫的教学体系(它根源于欧洲的古典主义,兼有俄罗斯的特点)被引入我国。该体系对空间形体真实感的表现和对人体造型的准确把握有着一套比较科学的训练方法,对我国素描教学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具有观念意识的结构素描通过旅德留学生被带进我国,同时以博巴为代表的罗马尼亚画风,通过博巴的讲学也被介绍到我国。这种简洁豪放、富于力度、重结构、重风格的素描,冲破了苏联学派的单一局面,使素描的面目焕然一新。与此同时,一批在苏联经过严格训练的留学生先后回国,进一步壮大了我国素描教学的力量,使素描造型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总的来看,我国现代素描的发展是受社会背景的制约的。20世纪初,一批革新之士先后去日本、欧洲学习素描,将西学引进我国,到新中国成立前已基本形成素描教学的规程。20世纪50年代,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素描教学体系已经成熟。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苏联契斯卡柯夫教学体系的引进和赴苏留学生的归国,深化了中国素描的观念。同期德国、罗马尼亚素描的出现,丰富了我国素描的形式。另外,我国杰出的老一代素描大师和美术教育家,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融中西艺术于一体,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素描,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研究和开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章整理不易,请帮忙留言或点赞!感谢!
广告位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