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评论、点赞,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
油画是西方绘画在经历古代胶彩画、丹培拉绘画、丹培拉绘画与油彩绘画混合使用且并行发展一时期后,日臻成熟、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一独立画种。大约在16世纪以后,真正独立的油画绘画技巧出现了,那时的西方油画多采用古典多层画法,从近代开始又出现了直接画法。
古典多层油画技法又以欧洲南北地域划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意大利为中心,史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油画技法,北派则以佛兰德斯为中心,史称弗兰芒画派油画技法。
《莫莱特像》 荷尔拜因
北方弗兰芒画派油画技法:
该技法为16至18世纪百分之七十的画家均采用的技法。据现在研究卢浮官古画的专家们透露,该技法最宜使画面保存久远,从某种程度上说,此种技法在西方具有权威性。
该画派采用油性底子作画。首先画精细的素描稿,素描稿的画幅要求与准备好的油画布等大。画素描稿时可先不固定边线,这样便于最后根据构图需要裁成等大。素描稿完成后,用土红色粉笔涂在背面。一种方法是全涂,另一种方法是沿着透出的线条涂一遍,再将素描稿固定在画面上,描出稿中的轮廓线,这样将稿子透到画布上。然后用1份熟核桃油加2份松节油调和土红、钴蓝、铅白三种颜色成一种棕灰色。用尖毛笔蘸该棕灰色在画布上勾线定稿。
画第一遍稿时仅用下列四种颜色:铅白、土黄、土红、蓝(可用来代替)。蓝色对古代大师和现代画家来说均是很难掌握的颜色。用1份熟油加3份松节油调色,开始熟油用的不宜太多,免得画面发亮。开始铺色时要画的灰一些,薄而透明,能看到色层下的起稿线,暗部也加入适量的白色,先画阴影和暗部,再画亮部,二者衔接的地方用一特制的扇形笔扫一扫。第一遍画完后要等二至三天再画,否则画面将会吸油。待底色干后用小刮刀将画面的小色结刮掉,这样做是为了画面的美感。如果发现画面过亮,可用腐蚀性较轻的洗涤剂水将画面洗一下。将清洗后的画面擦净晾干,然后取1份媒介加入3至4份松节油,将画面轻轻涂一遍,准备画下一步,这一步用颜色画,用媒介调色作画的时候,媒介的用量要少。画细部的时候,要用稀释的媒介(一份媒介加入三份松节油),该阶段媒介不要多用,多了画面透明、过亮,紧接着下一阶段大约要画二周左右(当然有时也得根据画面的大小而定),这时调色板上一定要用色单纯。维米尔的调色板就很单纯,他用中黄色调作画时,色板上就没有柠檬黄或其它黄色。一些大师在画肖像画时仅用几种颜色,仅用白、土黄、土红、黑、褐色,但画出的色调却很鲜明、响亮、丰富。
在第一阶段大色铺完后,第二阶段不是一次完成,要一部分一部分地反复深入刻画,而又要保持整个画面的统一协调关系。第二阶段尽可能要与对象接近,调子要画的平和一点,最后强调画面的黑白关系。每完成一个细节都用扇形笔柔扫,使之浑然。每层色画过后,最少要等一天再画,而每天画之前把要画的地方用松节油加媒介的溶液刷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两个色层结合得好。吸油的地方也相应变好。如果这一阶段的画面颜色比实际对象浅一层,那么我们还可在下一透明罩染阶段来弥补。待画干过几天之后,清洗画面,待干后调和1份媒介加4份松节油混合,用板刷将画面刷一遍,停一会儿便可染透明色了。染画的过程也是深入刻画的过程,它可以造成更丰富的色调,使颜色饱和。
首先用胶带纸贴住不染的部分,用纯媒介调色染,涂上一遍透明色后不能马上涂第二遍色,媒介剂涂上后可以在上面反复画,但要趁湿画,千了以后再改就很困难。部分地方可加入适量的白色,因加进白颜色后,既不十分透明,也不特别透明,这样有一种灰蓝的感觉。当画面被染的颜色过于浓重时,可用硬毛笔蘸上纯媒介带几下画面,这时可带下部分被染上的颜色。
米佳 谢洛夫
南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油画技法:
该画派采用半吸收性的画底子作画,使用丹培拉乳液做颜料的结合剂,为使颜色快干,在上述乳液中加入适量的玛蒂树脂光油及水。使用由1份玛蒂树脂光油、1份厚稠的亚麻仁油和1份松节油混合而成的“三合油”釉染画面。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重黑色的画底子上用乳液调白起稿,该过程不考虑色彩关系,只注重画面中流露出的笔法效果。个别不满意的地方再用重黑颜色涂盖,重新用乳液调白刻画。直至画出满意的素描关系为止。待白色干透后,用上述提到的“三合油”调颜色釉染画面,使画面具有满意的色彩关系。
从西方古典油画发展时期到18世纪,西方画坛画派纷呈、手法各异,但到17世纪时,在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作品中,已开始使用直接画法。随后,西班牙另一位绘画大师戈雅坚持使用直接法,并对直接画法技巧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以马奈为首的印象派画家在外光下直接感受色彩,将直接法推广开来。
直接画法也同样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不加注意,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
下面介绍直接画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短期直接法作品最好使用半吸收性的底子,其方法是首先画出简单的素描关系,再用由薄至厚的色层覆盖,直至作品一气呵成。
长期直接法作品应注意的问题较多,如不分青红皂白一意孤行,会使作品出现很多麻烦。长期直接法作品会出现多种色层,针对每一色层,应谨慎地对待处理。
首先第一色层使用松节油调色,当然在其中加入一点熟油为最好,第一色层应尽可能选用某些快干的颜料作画,如铅白、那坡里黄、土黄、土红、翠绿、钻蓝、生褐、熟褐、深赭、巴黎蓝等。中间色层要很好地与底色层衔接,否则后期色层必然脱落。画中间色层时,应多使用某些慢干的颜料,如锌白、马士黄、印度黄、朱砂红、群青、象牙黑、孔雀蓝等,这些颜色能几天不干,便于趁湿调整关系。该过程以少用油为宜。最后色层要等中间色层干透后再画,如中间色层未干透,又画上新的色层,会使中间色层吸入最后色层中的油分,这样,一段时间之后,该色层便产生龟裂、脱落现象。
我们应避免直接画法出现下列问题:
1.画布底子处理不妥,易使作品吸油,甚至色层脱落。2.不注意各种颜色的配伍禁忌,随心所欲地调配颜色,会使画面色彩变得灰暗,甚至变色等。3.由于无程序性地盲目涂抹颜色,这样,未干透的色层吸收了下一色层的油分,使上一色层失去了油分而出现吸油现象,因此画面部分暗淡无光,故此我们应在作画过程中严格遵循“肥盖瘦”的原则,即前一色层的调色油用量总是少于后一色层。如出现局部吸油现象,可用手指蘸少量媒介轻揉表面,使其恢复光泽。
总之,探索油画作画的方法,是一个长时间的艰苦过程,在这一探索中,任何实验哪怕是对油画技术的发展有一点点新的理解、新的解释,都是十分有益的,欢迎大家共同探讨,对油画技术做出更深入的研究,来不断促进油画艺术的发展。
广告位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