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对您有帮助,请评论、点赞,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很多人把色彩的临摹看成是表面的抄袭与借鉴,而忽略对于画面本身的研究和学习;很多人把学习技法和笔触看成是最终目标,而忽略对自身审美的提高。笔触,在整个美术培训的色彩教学中,这个词语的出现几率是极高的,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表面的效果,一味地、片面地让学生追求笔触效果,追求画面整洁,而让一张画越看越像菜画(商品画),把好好的一张艺术作品,生生地整成一张装饰画。这种技法和风格,我们一般形容为“摆笔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样的画面效果表达单一,“摆”占了整个画面的70%有余。
在我看来,颜色所带给人的心灵感受(我们所谓的色调)应该占整个画面好坏的60%以上,自然流露出来的笔法(表现性)占20%,形体美观性(塑造性)占20%,因此我们应该完全推开传统色彩观念,因为当中谈到的更多的是塑造意识。其实塑造的问题,我们已经有素描这一学科,色彩还主要考查造型能力,而更多考查的是对于颜色的驾驭。色彩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基础理论学习、写生、临摹、小稿、工具把握这些都很重要。我们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解色彩,然后在生活中求同存异;其次就是要多看好画,临摹好画,这一点尤其重要,但是不能浮于表面而应该深层次地理解、思考,观察思考别人是如何对现实中的颜色进行提炼转换的,然后借助我们的写生、默写,把别人的好的色彩关系运用到我们自己的画面当中,长期练习,让自己的画面充满灵气,体现深刻的审美认识。
很多人认为临摹没意思。我们可以这样做一个假设,同样一张画,不同的人临摹,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去临摹,都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有的人临摹以后作用不大,该怎么画还是怎么画;有的人临摹以后有作用,但是临摹了苹果就只会写生苹果;有的人临摹了红苹果,也能画好绿苹果;而更善于学习的人,临摹了一张好画以后,整个画面的颜色效果会使人的心灵受到成功。这就是区别。我们要抱着“学习就是为了超越”这样的心态去学习,去奋斗,把自己的目标摆在自己的面前,永远向前看,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别人能做到,我欠缺什么?他有缺陷没,我是否可以更进一步?我能否通过向他学习而超过他?举一反三,说来容易,但做来难,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认真地去阅读本书中提及的每一个知识点,体会范本中的绘画感受,思考这些好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边画边感悟,做一个“有头脑”的习画人。衷心地希望每一个阅读本文的同学,在色彩绘画艺术中,游刃有余,取得好成绩。
广告位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